#亚太瞭望台#2025年8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发表讲话时表示,尽管美俄高层近期举行了会晤,但俄罗斯军队仍在持续对乌克兰发动进攻。他强调,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但必须以尊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
泽连斯基的这番表态正值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局势高度关注之际。据多方报道,就在美俄代表会晤的当天,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多个前线地区发动了攻势。乌克兰军方报告称,俄军试图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方向突破乌军防线,但遭到顽强抵抗。这种"边谈边打"的局面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诚意的质疑。回顾这场冲突的历程,自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乌克兰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时间。期间,双方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战役,包括基辅保卫战、马里乌波尔围城战、赫尔松战役等。尽管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下成功收复了部分失地,但俄罗斯仍控制着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大片领土。
泽连斯基在讲话中强调,乌克兰人民渴望和平,但不会以牺牲国家主权为代价。"我们准备好结束战争,但不会接受任何损害乌克兰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方案。"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特别是在防空系统和远程武器方面。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战场形势呈现胶着状态。俄军近期调整战术,采取"人海战术"和密集炮击相结合的方式,试图消耗乌军有生力量。而乌克兰方面则在等待西方承诺的F-16战机到位,以期在未来几个月内获得制空权优势。在国际外交层面,美俄之间的接触引发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双方在为可能的停火谈判创造条件。然而,泽连斯基的表态显示,乌克兰对未经其参与的"大国交易"持谨慎态度。历史上,类似的大国主导的和平方案往往忽视小国利益,这成为乌克兰政府的重要顾虑。
经济方面,持续战争给乌克兰造成巨大损失。世界银行估计,乌克兰的重建成本已超过4000亿美元。农业、工业等关键产业遭受重创,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虽然受到西方制裁影响,但通过能源出口和转向亚洲市场,仍维持着战争机器的运转。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联合国数据显示,战争已造成数万平民伤亡,数百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特别是在前线地区,平民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医疗、教育等基本服务几近瘫痪。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还提到乌克兰的和平方案,包括俄罗斯撤军、战争赔偿、追究战争罪行责任等内容。他表示,这些条件是乌克兰人民的基本诉求,也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必要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战争进入第四年,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有所下降,援助承诺的兑现也出现延迟。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出现"乌克兰疲劳症",这给乌克兰的持续抵抗带来挑战。泽连斯基此次讲话也被视为重新唤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努力。展望未来,专家认为战争可能出现三种走向:一是通过谈判实现停火;二是维持当前的低强度消耗战;三是随着新武器系统的投入,冲突再度升级。无论哪种情况,乌克兰局势都将继续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国际秩序面临深刻调整的当下,乌克兰危机已成为检验国际法治和集体安全机制的重要案例。泽连斯基的表态表明,乌克兰既不愿无限期地承受战争苦难,也不会轻易放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立场。这场危机的最终解决,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未来,也将塑造21世纪国际关系的基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