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这类历史剧,评分均稳定在9.0以上,即便反复观看,观众依旧兴趣浓厚。
不过,也存在一类被低估的历史剧,胡军主演的《朱元璋》便是其中之一。
尽管近几年它的评分持续上涨,但至今也才达到8.7分。在我看来,这部剧明显被低估了,完全有资格跻身9.0分的行列。
或许有些观众没看过这部剧,却一定见过那个热门表情包——“你那是馋她的身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胡军版《朱元璋》为何能称得上经典?
一、《朱元璋》为何比《康熙王朝》更难创作
编剧朱苏进是业内知名的历史剧创作者,曾写出《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等经典作品。
在塑造朱元璋这一角色时,他坦言,《朱元璋》的创作难度远大于《康熙王朝》。
只因朱元璋是位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开创明朝的伟大君主,身上又有着残忍、多疑的特质。
为了更精准地展现朱元璋的人物特性,朱苏进做了大量的历史调研,查阅了众多历史文献与资料。
朱元璋的一生历经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建立明朝、平定内部叛乱、推行政治改革等。
要把这些事件自然地融入剧情,同时体现出它们对朱元璋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需要更高超的叙事技巧与情节构建能力。
而康熙这一人物,大众对他的了解更为深入,改编时只要让剧情足够激昂热血,就能获得不少认可。
更何况,《康熙王朝》有二月河的原著作为基础,编剧朱苏进只需在此之上进行改编,难度自然小了很多。
朱元璋性格中的狠厉、行事的决绝与狠辣,都让朱苏进在创作过程中倍感吃力。
但他清楚,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朱元璋,就必须抛开个人情感,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覆盖了朱元璋的一生,无论是他少年、青年、中年还是晚年的思想、想法与行为,都得到了充分的刻画。
二、朱元璋的多变性格
这部剧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对“朱元璋”这一核心人物性格中“黑”与“白”两面的描写都十分充分。
剧情完整地展现了朱元璋从小就胸怀大志,底层的贫困生活让他逐渐明白,身居高位的意义所在。
那便是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因此,他行事光明磊落,一心替天行道。
但剧情也没有回避,这位光明磊落的君主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对权力的掌控欲,以及希望大明王朝永远稳固的想法。
这种黑白交织的角色设定,既符合朱元璋真实的人生轨迹,也体现出人性的双重性。
不仅如此,这部剧还在几个关键的剧情节点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清晰地凸显出“朱元璋”在人生重要阶段的转变。
第一个关键节点,是朱元璋带领汤和、徐达等十八位勇士攻下定远城之后。
他第一次见到李善长,便因爱惜人才,向对方表露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志向。
这个细节的笔墨不多,却清晰地完成了朱元璋从只想填饱肚子的普通士兵,到有野心的乱世枭雄的转变。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朱元璋拿下金陵,又接管了郭氏父子的军队,迅速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之后……
无论是剧情中对他洞悉天下局势的描写,还是对他掌控人心手段的展现,都充分体现出他从一方军阀,到懂得恩威并施、执掌天下的帝王的过渡。
第三个关键节点,是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挥剑乱砍的情节。这段戏将这位曾经杀伐果断、掌控天下的开国君主,到了晚年面对岁月流逝的抗拒,以及对爱妻离世的不甘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若说全剧最让人动容的片段,无疑是朱元璋临终前下令“太阳站下”的场景。
因为在那一刻,他喊出的不仅是自己的愿望,更道出了所有观众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对朱元璋青年时期与中老年时期的过渡处理得十分自然,这也是观众愿意反复观看、口碑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单就这一点而言,相较于其他以朱元璋为主角的影视剧,这部剧不仅填补了以往同类作品在剧情上的空白,更为之后的同类剧集树立了“全景式”展现人物的优秀范例。
三、导演和编剧如何说服胡军出演?
在选角阶段,导演与编剧一致认为,胡军是饰演朱元璋的最佳人选。
胡军身材高大、气质威猛,再加上富有磁性的嗓音,与朱元璋的形象高度契合。
此外,他在《天龙八部》中成功塑造的乔峰一角,也充分证明了他的演技实力。
据悉,《朱元璋》的导演冯小宁最初找到胡军,邀请他出演“朱元璋”时,胡军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原因之一是,胡军了解到民间流传的朱元璋面相是“鞋拔子脸”,他觉得自己的长相与传说中的朱元璋差距太大,不适合这个角色。
原因之二是,当时胡军知道陈宝国已经演过一部以朱元璋为主角的电视剧,于是疑惑地问导演:“陈宝国已经拍过一部朱元璋的戏了,你们再拍,就不怕剧情重复让观众觉得腻吗?”
无奈之下,冯小宁只好拿出剧本给胡军看,以此表达自己的诚意。
胡军拿起剧本,看到编剧是朱苏进,顿时来了兴致——因为他当时最喜欢看的《康熙王朝》,剧本正是出自朱苏进之手。
他仔细研读剧本后,彻底被这个本子吸引了,原因是剧本真正做到了“大事不虚构,小事不局限”,不仅叙事宏大全面,细节处理也周到细致。
冯小宁见胡军态度松动,连忙开导他:“朱元璋真正长什么样,现在没人知道,所谓的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也未必都是真的。再说,你也看过剧本了,喜欢就演嘛!”
他还强调,戏剧表演的重点不只是外在形象的贴合,更重要的是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演绎与表达。
胡军切实感受到了冯小宁的诚意,于是欣然接下了“朱元璋”这个角色。
而当胡军穿上戏服、完成化妆后,导演冯小宁更加确定:这就是自己心中想要的“朱元璋”。
直到正式开拍,胡军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配合默契”。
他身材高大威武,从艺术呈现的角度来看,非常符合“朱元璋”严肃豪迈的气质。
他嗓音洪亮,再加上字正腔圆的台词功底,念出的台词还是原著作者朱苏进专门为他量身改编的,可谓珠联璧合、朗朗上口。因此,剧集播出后,观众纷纷直呼过瘾!
事实证明,即便强如陈宝国老师,在“朱元璋”这个角色的塑造上,也没能超越胡军。
四、胡军在剧中的表现堪称卓越
胡军细腻地演绎出了朱元璋的智慧、果敢与英勇无畏,同时也将他性格中残忍、多疑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眼神、表情、动作等细节,巧妙地解读了朱元璋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精彩表演,无疑是这部剧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我看来,“朱元璋”是胡军演技的巅峰之作。
谈及对“朱元璋”的看法时,胡军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他说:“朱元璋这个人物真的很不简单。”
“他的起点比刘邦还要低很多——刘邦好歹是从泗水亭长一步步起家的,而朱元璋是真正的‘泥腿子’出身。他幼年时父母双亡,只能卖身给地主,只为换一张草席裹住父母的遗体下葬……”
“后来为了活命,他当过和尚、做过游僧,日子过得十分困苦。再后来参加义军,他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还自学了文韬武略,与此同时,他的眼界和抱负也变得越来越开阔、长远。”
“但他和我之前演的萧峰、项羽这类英雄人物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登上高位后的朱元璋,你说他是暴君也行,说他是明君也对,但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枭雄。”
正是因为胡军对“朱元璋”这一历史人物与戏剧角色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他塑造的“朱元璋”才会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