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在上周四短暂冲破4000点后,随即又在周五退守3954.79点,留下让人既兴奋又揪心的一幕。经历了一轮“上去又下来”的折腾,这种行情难免让人想问:这是要腾飞了吗?还是又一次纸老虎般的表演?
先看数据。沪指周K线显示,上周创下4025点新高后,虽略有回落,但周线总体趋势仍保持完好。同时,量能在上周四、周五间显著放大,这可不是好消息:它在预示着4000点关口压力山大,市场里各方资金“一言不合,分崩离析”。做多的资金刚闪现苗头,却遭到强势打压,导致留下一个偌大的“压力碑”伫立在4000点的位置。
请问股市究竟想干点啥?为什么这门槛爬不上去,搞得投资者心里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冲天,一会儿又坠地?其实,看懂这种“摇摆舞”并不难。历史告诉我们,每逢关键点位出现量能放大,就是市场既有“上山派”,也有“退守派”的争斗时刻。为何还需震荡整理才能拉升?还不是因为越向上,压力越大?这就像你玩推箱子的游戏,前面路不平,手再巧也推不动。
那么,作为股民的你,该如何在这种局面下继续操作?答案其实很简单——稳住,不要慌。来看个股,当你发现一只股票打出圆弧底形态并逐步震荡修复时,大概率是主力资金已经完成洗盘。这个时候,最策略就是耐心持有,不要总想着今天买明天卖,炒股又不是在菜市场买白菜,稍微等个合适的报价再行动才靠谱。等到某一天,当你眼睁睁看着它来了个逆天拉升,那时再考虑高抛止盈才是“明智之选”。
当然,有些板块的投资机会也不能错过,诸如半导体、软件服务和生物制药这些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低位“养生状态”的板块,未来一旦市场重返做多模式,这些小爷都可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红包雨”。简单总结一句话,哦不,还是得略微复杂点:大盘在4000点的来去自如背后,是资金的试探与博弈,无论如何,中长线低位股一定值得你的耐心与投入。
话说回来,你还记得这些年炒股最心累的时光吗?不知不觉,大盘这家伙的“上蹿下跳”已经陪伴我们许多年。偶尔站上个标志点,却又很快回头,是它不够勇敢,还是咱们过于迫切?别忘了,投资不是跑百米冲刺,更像在跑马拉松,最终胜利的是有耐力的人。那么,这个4000点的关口,不过是马拉松上的一个补水站,是匆匆跑过,还是驻足放慢步伐,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