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普京密室交易乌克兰,马克龙怒吼:欧洲必须上桌

发布日期:2025-08-12 02:55    点击次数:67

“不用非得先见泽连斯基”8月8日,特朗普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整个欧洲瞬间绷紧了神经。 次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拉上英德乌三国领导人通话,随后向全世界喊话:“欧洲必须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 这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安全!”更狠的是,他撂下一句硬话:“乌克兰的未来,绝不能背着乌克兰人自己就定下来! ”

这种火烧眉毛的反应,全因特朗普前一天扔下的重磅消息:8月15日,他要在阿拉斯加和普京关起门来谈乌克兰的命运。 让欧洲心凉的是白宫随后的补充:正在“考虑”邀请泽连斯基参会,但还没定论。 翻译过来就是:美俄两个大佬要私下分蛋糕,欧洲和乌克兰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特朗普对普京的“偏爱”早有苗头。 2018年他在芬兰会见普京时,全程笑脸相迎,甚至公开质疑美国情报机构对俄干预大选的结论。 如今他重返白宫,第一场外交大戏就选在阿拉斯加,这片沙俄当年廉价卖给美国的土地。 历史仿佛在嘲讽欧洲:1867年沙皇卖地换钱,2025年乌克兰的领土可能成为新交易的筹码。

欧洲的恐惧不是空穴来风。特朗普的谈判逻辑极其现实:为快速实现“停火”,可能直接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控制权。 这种交易对特朗普的诱惑极大:既兑现“结束战争”的竞选承诺,又能炫耀“外交政绩”。但对欧洲而言,这是灾难性的先例,今天能交易乌克兰,明天就能交易波兰或波罗的海三国。

扎心的是欧洲的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德国接收了110万乌克兰难民,欧盟军援累计超370亿欧元,连法国都咬牙派出了“志愿部队”计划。 结果关键时刻,特朗普一句“欧洲不可信任”,直接把他们踢出谈判桌。

抢在会晤前抱团发声

马克龙通话泽连斯基、斯塔默、默茨后24小时内,英法德意波芬六国+欧盟紧急发布联合声明,核心就两点:

任何和平协议“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利益”;

没有乌克兰参与,“休想决定乌克兰的命运”。

这份声明看似硬气,实则暴露了欧洲的焦虑,他们连“受邀参会”都不敢明确要求,只能强调“原则”。

军事上“绕开美国”布局

眼看靠不住美国,马克龙加速推进“法英志愿部队”计划:一旦停火,立刻派兵进驻乌克兰监督协议,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这支部队刻意避开北约框架,用法国军官的话说:“美国不让我们上桌,我们就自己摆一桌”。

对乌克兰的“现实教育”

马克龙私下向泽连斯基传递了残酷信号:欧洲支持乌克兰“有尊严的和平”,但暗示“完全收复2014年失地”可能性极低。 这种默契让泽连斯基在最新声明中改口,称乌方正“尽一切努力在今年实现和平”,取代了此前“不收复领土绝不谈判”的立场。

德法英各怀心思

德国总理默茨嘴上支持联合声明,却卡住“金牛座”导弹不发货;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虽召集欧美乌协调会,但新首相斯塔默的援乌预算比前任缩水15%;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更直接反对派兵,怕引火烧身。

东欧西欧互相拆台

当马克龙高喊“欧洲觉醒”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却飞往莫斯科和普京把酒言欢,还宣称“俄乌和平应由当事方自己谈”。波兰总理图斯克气得痛骂:“某些人正在背叛欧洲! ”

军事实力捉襟见肘

欧盟去年防务开支破纪录达3200亿欧元,但钱砸得毫无章法:

27国共用17种坦克型号,零件互不兼容;

法国“阵风”战机软件依赖美国升级;

西班牙潜艇设计图曾被美国黑客篡改参数。

连欧盟防务专员都承认:“没有美国情报支持,我们在乌克兰连72小时都撑不住”。

8月9日深夜,泽连斯基突然改口:“乌克兰与美国保持全天候接触,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公开。 ”暗示他可能接受“非理想方案”。 同日,特朗普团队放风称“考虑邀泽连斯基参会”,却被欧洲媒体嘲讽为“遮羞布”因为白宫同时强调:“重点仍是美俄双边会谈”。

此刻的欧洲,正陷入前所未有的集体恐慌。 德国《明镜》周刊用标题道出真相:“阿拉斯加之后,欧洲安全版图将永远改变。”而马克龙的疾呼,更像是对历史宿命的悲壮抗争:当美俄握有枪炮与筹码时,欧洲的“原则”和“声明”能否挡住强权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