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冲上3800点,我的股票却还在躺平!旅游和无人驾驶能带我飞吗?
最近股市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沪指一口气冲到3800点,连隔壁王大爷都乐得合不拢嘴。可您瞅瞅我账户里那几只股票——旅游板块像被钉在原地,无人驾驶概念更是纹丝不动。这哪是牛市啊,分明是"指数牛"带着"个股熊"在玩跷跷板!
要说这波行情确实邪门。您看那些权重股天天涨,茅台都快突破2000块了,可散户手里的中小盘股愣是没动静。前两天跟券商朋友唠嗑,人家说现在资金全往"核心资产"里钻,咱们这些小票就像被遗忘的角落。不过话说回来,我选的旅游和无人驾驶真没潜力吗?
先说旅游板块,最近可没闲着。广州的岭南控股刚和小马智行签了合作协议,要在南沙搞自动驾驶旅游专线。您想想看,以后游客坐无人车逛景点,既安全又新鲜,这概念不得火?和讯网的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低速无人驾驶观光车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0亿,事故率比人类司机低76%。海南的呀诺达景区用5G无人车接驳,黄金周客流量直接涨了三成。
再看看无人驾驶板块,今天板块指数又涨了1.39%,昆仑万维这种票直接20cm涨停。比亚迪、中际旭创这些龙头股虽然涨得欢,但散户手里的小票确实跟不上趟。不过要我说,这行业就像熬汤,得慢慢煨。广州南沙已经开通了全无人驾驶Robotaxi,小马智行的车在路上跑了4500万公里,安全系数比老司机还靠谱。等这些技术普及了,相关公司的业绩指定差不了。
要说现在这行情,就像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今天旅游板块突然拉升,西域旅游直接涨了8.52%,估计是暑假旺季闹的。不过您别光看短期波动,政策面也在给力。国家最近出了个《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明确要推广自动驾驶接驳服务。这政策东风一吹,相关企业不得借势起飞?
不过话说回来,炒股真得有好心态。就像我天天盯着账户,看着指数涨心里直痒痒。但转念一想,那些天天涨停的票,有几个是咱们散户能拿住的?倒不如守着旅游和无人驾驶这些有实打实政策支持的板块,静等花开。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MBA智库的报告里说,无人驾驶技术落地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现在正被5G和车路协同慢慢打通。就像咱们小区门口那条路,上个月刚装了智能路侧单元,听说年底就能跑无人配送车了。这技术要是真在旅游场景里铺开,我手里那几只票说不定真能支棱起来。
最近刷朋友圈,好几个老股民都在吐槽"满仓踏空"。有个朋友更逗,说现在每天看沪指红彤彤的,再看自己账户绿油油的,差点把手机摔了。其实这事儿我特理解——谁不想账户跟着指数一起涨啊?可股市就是这样,有人吃肉有人喝汤,关键得找对自己的赛道。
就像我选旅游和无人驾驶,不为追热点,就看中它们"刚需+政策"的双保险。暑假快到了,家长们肯定想着带孩子出去玩,旅游股的业绩基础在那儿摆着;无人驾驶呢,从政策文件到企业布局,都在明明白白画蓝图。这些都不是虚头巴脑的概念,是能落到实处的东西。
昨天跟小区里的退休教师张姐聊天,她也在炒股。她说自己就守着一只景区缆车股,虽然涨得慢,但每年暑假前都能涨一波。"炒股就得学种庄稼,"她笑着说,"别老盯着别人家的地,把自己那亩三分地伺候好了,收成就不会差。"
这话我挺认同。股市里最怕的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看着指数涨就慌了神,想着换票追热点。可您想想,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等您反应过来,说不定已经站在高岗上了。反倒是那些有基本面支撑、政策利好的板块,像老黄牛似的,慢慢往上走。
说回我的持仓,旅游和无人驾驶现在确实没啥动静。可昨天看新闻,文旅部又发了新文件,要推动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扩容。还有工信部,说年底前要开放更多无人驾驶测试路段。这些消息就像种子,现在埋在土里,说不定哪天就发芽了。
晚上复盘的时候,我把旅游和无人驾驶的个股又翻了一遍。有几只票的成交量最近悄悄放大了,虽然涨得不多,但资金流入的迹象挺明显。这让我想起2020年初买半导体股那会儿,刚开始也是半死不活,后来政策一加码,直接翻了一倍多。
其实炒股这事儿,就像熬汤。火太急容易糊,火太小容易凉。现在这行情,指数涨得猛,可咱们得沉住气。只要手里的票有潜力,政策支持力度够,哪怕短期不涨,早晚也得轮到它表现。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数据参考:和讯网行业分析、MBA智库产业报告、小马智行合作公告、东方财富行情数据)
经典语句:
"股市像口老锅,指数是大火,个股是小火慢炖的菜——火候到了,香味自然飘出来。"
"炒股别学猴子掰玉米,盯着眼前的红果子,说不定筐里的青果子才是明天的蜜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