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超过三千公里,走了六天六夜才完成对越作战的第一阶段机动?

发布日期:2025-09-19 04:03    点击次数:153

作者:南榔日尧

整理:旱地雪狼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真,就把它当做历史记住;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假,就当小说看吧!

接上期:我军某部在向云南作战前线开进的过程中,沿途车站居然不给加水?

离开广元站,开始有车厢唱歌,并迅速传到整个军列。除队列歌曲外,更多的是《妹妹找哥泪花流》、《一条大河》、《泉水叮咚》等抒情歌曲。

晚上七点,列车在马角坝停车。据通报,要在这里停一个多小时。

此时太阳仍高高地站在天边,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下山呢? 要在泰安,这时候天应该擦黑了。是时差吗?查了一下随车的军用地图,还真是。这里的位置约在东经105度,而泰安那边是117度,相差12度,近一个时区的时间。也就是说,这里要比泰安天迟亮一个小时,晚黑一个小时。

一九八五年X月X日

上午九点半列车现在停靠在峨眉山东侧的燕岗站,下车吃饭,也不知是早饭还是中饭。燕岗是个很小很小的站,因为停车时间比较长,吃饭的地方又比较远,就有时间到街里转转。

碰巧这里逢集,满街都是赶集的山民。看他们的装束、背篓、叫卖的东西,和四川人特有的神情,很有一种置身电影中的感觉。猛地发现,这里的人身材都十分瘦小,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眼望过去高出一头的全是列车上下来的当兵的。

远处,峨眉山遥遥在望,主峰云雾缭绕,巍峨雄伟。要不是打仗,到了这里我绝对把你踩在脚下。可惜,现在只能遥遥一望。

列车从燕岗驶出,从峨眉山左侧绕过,便进入崇山峻岭。下午三点十五,列车短暂停靠乌斯河站。从燕岗出发不久,列车基本就是沿大渡河西行,到这里后,离开大渡河转向南行。

傍晚,列车停靠甘缕站。查看了一下地图,这里海拔已到2100多米。两侧的山有海拔4000多米。这里的山,大概属于大凉山山区。

一九八五年X月X日

上午十点半列车到达渡口市的金江站,在这里吃午饭。中午十二点发车。

列车从三堆子站开始,沿金沙江运行。金沙江真是名不虚传,水宽流急旋涡多。水色金黄,难怪乎叫金沙江呢。两边的山坡上,芭蕉树依稀可见,宽长的叶子在阳光的折射下,闪闪发亮。开始呈现出南国风光。

大约一个小时后,停车新江站。这里到了云南省境内。

过了成都不久,就是双车牵引,直到金江站,都是沿江逆水。过了金江,就是单车牵引,几乎顺流而下

铁路两侧仍是崇山峻岭,许多山崖如刀削斧砍,不少崖壁瀑布高悬,刹是好看。什么叫风景如画?这就叫。可惜火车太快,景不及赏。但还是强留记忆,能赏多少是多少。赏了这一次,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看到元谋站站牌从窗外闪过,内心竟涌过惊讶般的激动,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耶。看似并不神奇的土地,竟有几十万年的人类史,我们是不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

下午五点在广通站停车吃的饭 。这是这次铁路输送中的最后一站。预计今夜24点到达昆明。

一九八五年X月X日

睡的正香,突然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听到有人喊,到了到了,到前线了。

怎么会呢?我伸出身子朝窗外看了看,这不才到昆明。卸载是在牛街庄站,也就是昆明的东郊,离前线还有四五天的摩托化开进路程。瞎吵吵什么。我躺下身子拉上毛巾被又睡。就听到过来过去的人直嚷嚷,这小子这个时候还能睡。

这个时候才要睡,有觉不睡是呆子,真的到了前线想睡未必捞到睡。心里嘟囔归嘟囔,但还是爬了起来,往车厢前后一看,几乎所有的人都收拾完毕,一副大敌当前整装待发的样子。

有必要这么紧张吗?但大家对我这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也不以为然。

大约在午夜十分,列车到达昆明东郊的牛街庄站。

接着卸载,除随行的车辆外,大部分部队乘坐当地驻军的运输车辆,经短暂的开进,到达昆明部队的一个炮兵师营房。准备在这里短暂休整后,向集结地域开进。卸载似乎没有装载那么有序,一直忙碌到六点,部队才基本按建制收拢安静下来。

就这样,我们历时六天六夜,行程3049公里,才完成了赴云南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机动的第一部分——铁路输送。

一九八五年X月XX日

昨天下午三点多到达集结地域——云南省西畴县新马街。团指设在新马街区公所。这里离老山前线约有四十多公里。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临战训练。

从11号早晨离开昆明东郊的炮师营房,九点半到达宜良,在宜良县招待所吃中饭。短暂休息后,中午十二点继续出发。

从行军路线上知道,下午的路程要经过举世闻名的风景区——云南石林。正好有派调整哨的任务,于是一个劲地怂恿我们股长一起担任开进的调整哨。参谋长同意后,我们便乘摩托车先部队出发。在通往美洛邑的岔路口,调整车队继续南行。

这是几天的摩托化开进中唯一派出的一次调整哨。按理说,担负运输任务的是当地驻军的汽车团,这条路应该是轻车熟路,用得着放调整哨吗?后来才知道,放调整哨就是防止本团的车辆擅自离开车队进入风景区。

调整完车队后,在强烈地好奇心驱使下,驾车沿路飞快地向东行驶。但毕竟是擅自行动,心里始终忐忑不安。可石林又太神奇太有诱惑力了,路过这里不去看一看,死了也遗憾。

买了门票就冲了进去,几乎是一路小跑,我们也管不了游人的侧目,好不容易找到刻有“石林”的石柱,想照张相就走,没想到游客太多,我们穿着军装又不好意思往前挤。

还是照相师傅看我们全副武装又风尘扑扑的样子,就主动问我们是不是上前线的。我们说是。就让我们先填写邮寄照片的信封,并大声地向其他游客说,让参加打仗的解放军同志先照。

虽然是在风景区,但我想表情肯定非常严肃。也许就是一生中最后一张照片,严肃一点作为遗像可能会更合适。地址也没敢写家里,怕老人担惊受怕,而是写了家兄的单位,也好有个进退。

照完相就赶紧往外跑,再好看的景点也不敢多跑一步,多看一眼,就连最负盛名的阿诗玛也只好拉倒。就这么一跑,不经意也用去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赶紧奔车队而去。还好车队速度不快,没用太长的时间就追上了。当晚部队宿营弥勒县,机关住在军供站招待所和地方旅社,部队分住在两所学校。

弥勒县很让人联想到弥勒佛,不知道有没有关系,问了很多人,不得所以然。后听军供站的一个工作人员说,城里曾经有座庙,里面供过弥勒佛,不知道有没有关系。哑然。又在路边店打听到,这里曾盛产上等的石雕材,多雕弥勒佛运往各地,因得名。可信,不敢信。

第二天凌晨部队继续出发,开往开远军供站吃中饭。饭后从开远出发。下午的路程,是全程中最难走的一段,整整翻越了一座大山,单沿盘山公路而上,就走了三十多公里。偏偏老天又不作美,刚刚还是烈日炎炎,忽然间就下开了瓢泼大雨,陡峭的沥青路面上就像抹了层油。好在司机的技术比较高,路况比较熟,加上带车干部的注意力集中,总算安全无事故。晚上住在平原街军供站。

平原街是个回民居住区,军供站位于街北侧距街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上,宿营后,要求部队的所有人员均不得进入街区。(当时云南的回族人与解放军很不和谐)

军供站前面,是一片十分秀美的山水,景色迷人到足够让你怀疑它是不是自然形成的。军供站的工作人员一个劲向我们这些北方来的军人吹嘘着这片美丽的景色,说它有小漓江之称,并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当年刘三姐的电影就有许多画面是在这里拍的。就在大家惊叹的时候,我觉得不可信。应当承认这里的山水确实很美,但别忘了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广西,甲天下的可是桂林山水,就是舍近求远也要看值不值。当然,借刘三姐之名扬名也不失为聪明之举。

昨天仍是凌晨出发,到达文山州吃午饭, 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从文山出发。

------ 未完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