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拼了二十年命,流血牺牲,终于把一头凶猛的恶狼赶出了家门,现在为了能有几口饭吃,你会不会考虑再把它客客气气地请回来,哪怕只是让它待在院子里?
这听起来像个天方夜谭,但它却像幽灵一样,盘旋在阿富汗坎大哈的一间密室里。空气里弥漫着紧张和愤怒,甚至能闻到火药味。一边,是些从首都喀布尔赶来的官员,他们西装革履,虽然也留着大胡子,但眼神里全是焦灼的数据和报告。另一边,是些胡子花白、手上布满老茧的老战士,他们是塔利班的基石,眼神里刻着二十年战争的痕迹。
一场足以把这个政权撕成两半的争吵,正在激烈进行。争吵的核心,是一个近乎疯狂的提议,由他们的最高领袖阿洪扎达亲自抛出:我们要不要考虑,让美国人,回到那个叫巴格拉姆的空军基地?
这个提议就像一颗炸雷,把所有人都炸懵了。那些老战士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美国人请回来?这不等于自己抽自己的脸吗?当初是谁喊着“圣战”的口号,把美国人描绘成侵略者,才赢得了民心,打下了江山?一个老指挥官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那些喀布尔来的官员,声音沙哑地吼道:“我们死了多少兄弟?多少村庄被夷为平地?就是为了把他们赶出去!现在你们为了几个美元,就要把他们的军队再请回来?这是背叛!”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或外交决策,这是对信仰的亵渎,是对过去二十年所有牺牲的否定。一旦这么做了,塔利班执政的合法性就彻底垮了。他们不再是解放者,而是和过去的傀儡政府没什么两样,都是为了权力可以出卖主权的政客。
然而,那些来自喀布尔的技术官僚们,心里却装着另一本账,一本写满了饥饿、死亡和崩溃的账。他们不像老战士那样只谈信仰和荣誉,他们每天面对的是雪片一样飞来的坏消息。其中一位官员站起来,摊开一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上面的数字冰冷得像刀子:“全国超过两千三百万人在挨饿,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我们的国库里空空如也,超过九十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还被美国人冻着。医院里没有药,刚出生的婴儿因为没有保温箱就活活冻死!老师们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街上卖土豆!你们跟我谈荣誉?人民都快饿死了,我们拿什么去维持这份荣誉?”
这就是塔利班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致命的绝境:没钱,没粮。过去,阿富汗政府超过七成的开支都依赖国际援助。塔利班上台后,这根生命线被瞬间掐断。整个国家就像一个被拔掉呼吸机的病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死亡。所以,阿洪扎达那个看似疯狂的提议,其实逻辑非常简单:用巴格拉姆基地的租借权,去撬动美国松开制裁的口子,换取那笔被冻结的救命钱,换来能让孩子们填饱肚子的粮食。这就像一剂毒药,你知道喝了会留下无穷后患,但不喝,现在就得渴死。
除了饿肚子,还有另一个让他们焦头烂额的麻烦,一个比美军更难缠的敌人。这个敌人叫“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简称ISIS-K。这帮人,简直是疯子里的疯子,他们觉得塔利班背叛了真正的“圣战”,跟美国人谈判,不够极端,不够“纯粹”。于是,他们成了塔利班的噩梦。
清真寺、学校、市场……哪里人多,他们就在哪里引爆炸弹。他们专门袭击什叶派哈扎拉人等少数族裔,制造一场又一场血腥的屠杀。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无休止的暴力向全世界证明:塔利班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这个国家,他们所谓的“和平”就是一个笑话。
塔利班对此几乎束手无策。这帮人过去在山里打游击是一把好手,但现在让他们坐镇城市,搞现代化的情报战和反恐,他们就彻底抓瞎了。他们没有卫星监控,没有无人机侦察,更没有大数据分析。面对神出鬼没、化整为零的ISIS-K,他们就像个拿着大刀的清朝武官,要去抓一个会用网络和加密通信的现代恐怖分子,处处被动,处处挨打。
这种无力感,让一些塔利班官员开始私下里怀念起“敌人的武器”。他们想起了美军留在巴格拉姆的那些高科技设备,想起了那种从天而降、能精确“斩首”目标的“地狱火”导弹。你看,事情就是这么拧巴。为了干掉眼前的敌人,他们竟然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把上一个被他们赶走的敌人请回来帮忙。
就在塔利班内部吵得不可开交,陷入“生存还是信仰”的终极选择时,他们院子外面的邻居们,也都竖起了耳朵,而且态度出奇地一致。从德黑兰到伊斯兰堡,从莫斯科到中亚五国,几乎所有地区大国都明确划出了红线: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军事力量重返阿富汗。
谁都不是傻子。美国人想干什么,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才不是来做慈善的活雷锋。根据兰德公司等智库的分析,美国战略界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从阿富汗的完全撤军是个错误,让他们失去了在中亚地区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如果能以反恐为名重返巴格拉姆,哪怕只是驻扎少量部队和无人机,也等于以最低的成本,在这个“亚洲心脏”地带重新打入一颗钉子。这颗钉子,今天可以用来对付ISIS-K,明天就能用来监视伊朗,牵制俄罗斯,或者在中国和中亚的合作项目上使绊子。
让美国人回来,就等于在自家门口埋下一颗超级定时炸弹。邻居们的态度很明确:你们阿富汗的内部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但绝不能引狼入室,威胁整个地区的安全。这一下,塔利班的压力更大了。答应美国,就得罪所有邻居,把自己彻底搞成一个地缘孤岛;不答应美国,国内经济和安全的烂摊子,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收拾。
所有的目光,最后又回到了那座空荡荡的巴格拉姆基地。它像一只沉默的钢铁巨兽,匍匐在兴都库什山下。几十年来,它看过苏联坦克的履带印,也听过美国F-16的轰鸣。它见证了帝国的野心,也见证了它们的坟场。
它什么都见过,所以它什么都不说。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等待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出下一个关乎自己命运的,撕心裂肺的选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