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一枚金戒指见证的二十年:从98元到千元,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
今天收拾首饰盒,翻出那枚用红绳串着的金戒指。阳光照在上头,依然晃眼,只是金面已经有些划痕。我盯着它出神,想起1998年买它的时候——那会儿黄金98块一克,这枚3克多的戒指花了我们近一个月工资。
当时我和老公刚领证,他创业刚起步,我们租着城中村20平的单间。别说婚纱照了,连婚礼都省了,就这枚细细的戒指,成了我们唯一的信物。记得在柜台前,他反复问售货员:“能不能再便宜点?” 我拉拉他袖子:“要不别买了。” 可他坚持要买,“结婚总得有个像样的戒指。”
谁能想到呢?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黄金价格已经突破1000元/克。翻了十倍还多。
但真正珍贵的,从来不是价格的涨幅。
那些年,我们真的是一点点熬过来的。生意有起色后,陆续添了项链、耳环。每次去金店以旧换新,店员总推荐最新款式,我却偏爱那些简单经典的设计。就像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太多花哨,实实在在就好。
现在年轻人买金饰,更多是看中保值增值。刷抖音常看到“黄金投资攻略”、“哪款金条最划算”。确实,从投资角度看,黄金这二十多年的表现相当亮眼。但对我来说,这些金饰的价值从来不在于能卖多少钱。
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
那枚最初的戒指,内侧刻着我们的结婚日期。后来添的项链,是女儿出生时买的;那对手镯,则是儿子考上大学那年添的。每一件都对应着人生一个重要节点。
前几天看今日头条热榜,#黄金价格持续走高# 排在财经榜前三。点进去,满屏都是K线图、分析师预测。我却想起另一个画面——去年结婚纪念日,老公神秘兮兮拿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新戒指。“知道你舍不得换掉旧的,”他说,“但这个可以换着戴。”
我笑了。二十多年了,他还是不懂我。旧戒指上的划痕,记录的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他第一次签下大单的狂喜,我生女儿时他在产房外的守候,还有无数个深夜,我们一起盘点账目、商量生意...
这些,哪是新首饰能替代的?
现在偶尔会把这些金饰拿出来擦拭,然后小心收好。儿子好奇问:“妈,这些以后会很值钱吧?” 我告诉他:“值钱的是里面的故事。等你有天当了爸爸,我就把这些传给你,让你知道,你爸妈是怎么从一无所有,把日子一点点过甜的。”
其实,黄金再贵重,也比不上两个人相濡以沫的情义。它之所以闪耀,是因为映照着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从98元到1000元,变的只是数字,不变的,是藏在首饰盒里的那些温暖记忆。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便现在买得起更贵重的珠宝,我依然最珍视这枚已经有些磨损的金戒指。它提醒我,最美好的生活,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和爱的人一起,把普通的日子过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