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英国人愣是憋了快半个月,最后还是没忍住,借着《泰晤士报》的嘴,把自己海军受的“窝囊气”全给抖了出来。
故事得从九月中旬说起。那天,英国的“里士满”号护卫舰正屁颠屁颠地跟在美国军舰后面,想要横穿台湾海峡,结果一出大戏就这么上演了。
按英国军官后来的说法,中国战斗机那简直是贴着他们脸,把一整套反舰攻击流程给演练了一遍。“除了最后没按发射钮,能干的都干了”。
这还不算完,“里士满”号上起飞的一架“梅林”直升机,全程都被咱们的直-10武装直升机给死死地锁定了。那感觉,就跟被狼盯上的羊羔子似的。
最有意思的是,面对这种差一步就被“锁定击沉”的体验,那位英国军官硬是憋出了一句场面话:“这是一次对双方都有利的对抗性训练”。
他还补充说,“正好可以借此了解中国战斗机的攻击模式”。这话说的,真是把“打碎了牙往肚里咽”的精神,给整明白了。
免费陪练送上门
这回模拟攻击的细节,不是从当事人“里士满”号上说出来的,而是等整个舰队都撤出南海后,旗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的一名军官才透露的。
这操作本身就透着一股子小算盘,明显是想等风头过去,再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解放军这次的“欢迎仪式”可是海陆空全套的。在海峡上空,战斗机沿着最佳攻击路线,爬升、转向,最后稳稳地卡进了导弹发射阵位。
这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英国人:你们已经被瞄准了,随时能送你们去喂鱼。
在低空,直-10的出现更是把针对性拉满了。它不光是跟着你飞,还亮出了挂载的天燕-90空空导弹,向英国的“梅林”直升机展示了什么叫一击必杀。
这已经不是警告了,这根本就是把实战的压力直接怼到你脸上。
所以说,英国军官那套“互相学习”的嗑,听着更像是自我安慰。咱们解放军是真把他们当成了送上门来的“免费陪练”,态度秀了,肌肉也秀了。
航母来了也得绕着走
如果说“里士满”号的遭遇只是道开胃菜,那“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在南海的经历,才真让英国海军懂了什么叫“时代变了”。
这艘被英国媒体吹上天的航母,刚过马六甲海峡,一头就撞上了咱们严阵以待的舰队。按英国人自己的说法,这支舰队里有“一艘055大驱、两艘护卫舰和一艘侦察船”。
这么强的阵容,摆明了就是专门为你准备的套餐。
面对这种贴身紧逼,英国航母编队原计划北上深入南海的路线,彻底泡汤了。他们只好紧急掉头,绕道印尼,灰溜溜地跑去澳大利亚附近搞演习。
所谓的“航行自由”,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更绝的是,英军还说,感觉自己被解放军的潜艇给跟踪了。这就说明,咱们的监控网,是从天上到海面再到水下,360度无死角地把你给罩住了。
在这种密不透风的监视下,英国人收到的命令是:绝对不许进中国实控岛礁12海里。说实话,他们可能连24海里的边都没敢蹭。
四年不见当刮目相看
英国海军这次为啥这么被动?说白了,脑子还停在过去呢。
想想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来东亚的时候,那叫一个神气。当时它大摇大摆地从南海穿过,虽然回家路上掉了一架F-35,但全程都带着装备碾压的优越感。
正是这段记忆,让英国媒体在今年“威尔士亲王”号出发前,还乐观地觉得能“轻松压制中国航母”。
可惜他们忘了一件要命的事:四年时间,对习惯了磨洋工的英国海军来说可能不算啥,一艘航母他们能造三十年。但对咱们来说,四年,足够换一个世界了。
四年前,“女王”号过来时,我们的山东舰还没完全形成战斗力,辽宁舰正准备大修,055和052D还有不少在船厂里趴着。
可现在呢?双航母编队早就在南海亮过剑了,055大驱更是成了远洋先锋,阿拉斯加、中太平洋,以前不敢想的地方,都留下了它的脚印。
英国人拿着四年前的老地图,想闯今天的新世界,能得到什么好果子吃?
结语
从台湾海峡的模拟攻击,到南海的立体监控,解放军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成熟、分层的外军应对体系。这种应对,早就不再是过去简单的“驱离”了。
现在,我们已经升级到了把外来者当成演练目标的“预设战场”模式。
英国军官那句“对双方都有利”,某种意义上,也没说错。只不过,这好处的天平是完全歪的。解放军通过这次实战化“陪练”,结结实实地检验了战场感知和区域拒止能力。
而英国海军呢?除了带回一肚子憋屈和对中国实力更清醒的认识,恐怕再也找不回四年前那种虚无缥缈的优越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