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受挫,美竟急不可耐要在月球建核电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阴谋?

发布日期:2025-08-09 07:03    点击次数:184

谁能想到呢,美国重返月球的载人计划还没个影儿,那边又突然宣布要建月球核电站了。这个消息来自美媒的公开报道,透露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将推进月球核反应堆的建设。

可以说,美国这项计划的速度简直是“火力全开”。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事儿又和中国扯上了关系。难道说,如今在全球航天领域,真的只有中国能与美国抗衡了吗?

为什么美国动不动就拿中国来作对比?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态?美国眼下推行的新计划,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

登月计划,老问题

谈到美国的月球计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进展并不顺利。这个重返月球的宏大设想,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总统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

可到现在,即便已经进入了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中间有过间隔),任务依然没有完成。这其中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可以说,连美国自己都没有一个稳定的信心,能保证计划顺利完成,一直都在不断延期。

不过,在今年8月初的时候,那位代理局长确实放出话来,表示要在特朗普的任期内完成载人登月,只是没给出具体的完成时间点。

这说明什么?它透露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想要走出“阿波罗时代”的辉煌,确实困难不小。在这个任期内,也就是2029年之前,美国设定的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完成载人登月。

按照美国新一轮的延期计划,他们预计在2027年执行“阿耳忒弥斯3号”任务,把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但这现实吗?

事实上,这个时间表充满了疑问。大家为什么对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缺乏信心呢?

挑战还很多

首先,美国的月球着陆器还没造好。如果按照SpaceX星舰的研发进度来看,它要多久才能完成完整飞行,之后进行太空加油测试,再进行无人登月测试等等,这些都是未知数。

至少NASA自己都不敢说,能在2027年把这些全部搞定。此前,NASA的内部评估结果显示,美国完成月球着陆器的研发,可能要等到2028年才能完成。

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矛盾节点”。月球着陆器由星舰改造而来,一旦不成功,肯定会延期。而NASA内部评估的时间点,恰好又无法满足任务的需求节点。这就要看美国如何抉择了,他们真能“超极限发展”吗?

其次,美国的“阿耳忒弥斯2号”绕月任务也迟迟未动。原计划是把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推迟到2026年4月进行。

但到了现阶段,美国是否已经准备就绪,这仍然是个未知数。在“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中,猎户座飞船出现过问题,是否具备良好的再入方案,可能得等测试了才知道。

“阿耳忒弥斯2号”作为载人任务,一旦出问题,对宇航员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美国在这一点上如何权衡,也令人关注。

除了这些,月球车和宇航服的测试也在进行,但比如用水问题,似乎还没最终敲定方案。更别提,今年美国进行太空发射系统新版助推器测试时,还发生了爆炸。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美国的火箭质量是否存在潜在问题。所以,美国当前的各项载人登月计划,其实都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它们到底能不能按计划完成,充满疑问。

然而,眼下美国的计划似乎又“火力全开”了,新的设想一个接一个。在诸多进展中,美国又打算着手在月球上建造核电站。

核电站,急什么?

的确,这项计划是美国现阶段最受重视的任务之一,由NASA代理局长亲自宣布。他明确指出,美国需要加速推进月球表面建造核反应堆的计划,称之为“裂变表面电源(FSP)”。

美国为何对这件事如此着急呢?

按照官方的说法,他们认为这种“裂变表面电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电站或核反应堆,是人类未来深空探索的关键所在。它能够为月球和火星提供电力输出,支持可持续的发展计划。

他们直言,“为了适当推进这一关键技术,以支持未来的月球经济、火星上的高功率能源生成,并加强国家安全,机构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美国希望在FSP这项计划上实现快速突破,并为此设定了一个时间节点:计划在2030年发射。

建成后,预计将在月球上启动一座100千瓦的核反应堆。更紧迫的是,这项宣布之后,美国要求在60天内提交具体的实施方案。

美国如此着急,其实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月球计划。美方宣称,中国和俄罗斯曾多次公开表示,将在2030年代中期共同在月球上安置一个反应堆。他们担忧,如果中俄的计划成功,可能会导致月球上出现一个“禁区”,从而阻碍美国在月球建立基地。

肖恩・达菲更是直白地讲:“月球上有非常特定的区域,谁先到谁就能在那里插上自己的国旗。我们知道中国也想先到,所以速度至关重要。”

说白了,这无非又是将自己与中国的太空竞争问题摆上台面。美国一直想在中国之前完成载人登月,当下能否实现,仍是个疑问。现在,他们又急着在月球上建核电站,看来是想再次寻求超越。

中国,稳住节奏

我们不说远了,就拿载人登月计划来说,中国在追求速度吗?在参与竞争吗?事实上并没有。中国从未说过要参与什么竞争,所有这些“竞争”的说法,都是美国单方面的“单相思”。

所以,中国对整个月球计划的推进,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来的,并没有美国那种“疯狂”的劲头。

而且,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度其实非常快了。在203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这在中国看来是非常稳妥的。今年,中国成功进行了“梦舟飞船”的逃逸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也意味着,中国整个计划目标已经全面实施起来了,现在差不多就是等待长征十号火箭的研发进度了。同时,中国关于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其实也已经完成了验证。

比如,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进行的月球采样计划,本身就是进行计划布局和技术验证的一部分。很多朋友会问,中国验证了哪些技术呢?

答案就在这些任务中:比如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上的交接,以及返回地球的全过程等等,每一次都是对关键技术的实际验证。所以,中国计划的推动,特点就是稳定,不追求速度,只追求稳定。这正是与美国策略上的明显不同。

笔者以为

美国在眼下自身月球计划屡屡受阻的情况下,又突然宣布加速月球核电站的建设,这股急切劲儿,与其说是技术突破使然,不如说是其根深蒂固的与中国进行太空竞争的战略焦虑。这种以“超越”为核心驱动的激进策略,与中国月球计划中体现出的“稳定发展、注重验证”的谨慎路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探索未知、高风险的深空领域,究竟是追求极限速度的冒险精神更能取得突破,还是稳定可靠、步步为营的策略更能确保长期成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将如何影响未来月球的开发格局?或许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