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美国和马来西亚那边签了个协议,说是把马来西亚卖到美国的东西关税降到19%。
听着好像是好事吧?
可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马来西亚得在未来十年里掏2400亿美元出来,又是买美国东西又是去美国投资。
这数额,简直跟直接抢钱差不多了。
当时不答应也不行啊,美国那边放话了,不签就给你涨更高的关税,马来西亚也是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先给你颗糖,再让你把家产都交出来”的套路嘛!
2400亿美元到底是个啥概念呢?
这么说吧,比马来西亚现在每年从美国赚的贸易顺差多太多了。
马来西亚每年对美贸易顺差也就248亿美元,主要靠卖点机电设备、橡胶制品这些东西。
就算这248亿全是纯利润(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十年也才2480亿,刚好够填这个窟窿。
这么一看,美国这一刀砍得可真够狠的。
要知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为了搞本国工业,那么大的国家战略,也才批了57亿美元。
现在要凑2400亿,马来西亚老百姓能不担心吗?
大家都在琢磨这钱从哪儿来。
分析人士就说了,马来西亚可能得把原来打算投给新加坡、印尼、泰国的钱挪一部分过来,说不定还得动用国家的老本,才能兑现对美国的承诺。
这么一来,本国财政肯定得受不小的影响,钱包不得大出血啊。
马来西亚那边倒是有部长嘴挺硬。
按照协议里的具体安排,马来西亚未来五年要花1500亿美元从美国那些大公司手里买设备,主要用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数据中心这些领域。
十年内还要在美国投资700亿美元;马来西亚航空集团(MAG)要花190亿美元买波音的飞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每年得买34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
这一堆数字加起来,看着就头大。
结果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4号那天在议会说,这份协议是“合理的成果”,没“损害我们的核心政策和国家主权”。这话听着,多少有点自己给自己打气的意思。
马来西亚自己的媒体以前就说过,美国的关税政策早就成了他们搞“政治勒索”的工具。
现在被逼着买这么多美国的能源、半导体设备,本国自己的这些产业还怎么发展?
这不摆明了让人没法好好搞自主产业嘛。
长期这么下去,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产业竞争力肯定要受影响,想建立自己说了算的产业体系,难了。
虽说马方部长说没损害国家主权,但之前美国在谈判的时候,提的要求可不少。
比如让马来西亚延长美国产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放宽能源、金融这些敏感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甚至还要削减给本地渔民的补贴。
这些要求哪一条不是在干涉人家的内政和经济政策?
连人家自己的采购计划都要管,这不是给人家国家主权施压是什么?
美国打着“对等关税”的旗号加税,逼着马来西亚用大把花钱买东西、搞投资来换低关税,这本身就是强迫人家办事儿,一点都不地道。
这时候,估计马来西亚也开始怀念跟中国还有金砖国家合作的好了。
面对这么个不划算的协议,马来西亚有经济学家就建议,像他们这样的小型经济体,应该多跟欧洲、金砖国家还有东盟的兄弟们搞好贸易关系。
对比美国这种欺负人还让人背重担的做法,中国给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提供的才是真真正正的帮助,是正向的支持。
马来西亚现在的制造业格局,有不少是中国投资帮着打造起来的。
过去十年,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排得上号的。
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这十年差不多翻了一倍。
就说制造业,多亏了中国企业砸钱投资,马来西亚在过去十年里都成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之一了,这成绩不小吧。
可是特朗普政府之前不是打击转口贸易嘛,马来西亚未来经济增长这下就难了。
要是特朗普政府再搞出什么新的转运关税,马来西亚那些相关企业可就惨了,得亏不少钱。
这个新关税也让好些东南亚国家头疼,他们很多都是用中国的零部件加工成成品,然后卖到美国去的。
所以啊,马来西亚现在可能也在琢磨,怎么从中国这边想想办法,毕竟中国市场大,合作机会也多。
今年2月,马来西亚总理就说过,要采取积极措施和中国等国家加强贸易关系。
估计他们会考虑多卖点东西给中国,或者发展旅游业,多吸引中国游客去玩,这样就能多挣点外汇,缓解一下资金压力。
不过要说未来的情况,好像也不太乐观。
现在整个产业都在搬家,经济格局也在变。
很多国际企业都在搞“中国 + 1”战略,就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把很多产业都集中投在中国,现在就想把一部分转移到越南、印度、墨西哥这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怕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供应链太集中有风险。
可美国对东南亚国家收那么高的关税,已经把这地区的商业格局给搅和乱了,制造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他们把生产从中国迁出去的动力也就没那么足了。
这么一来,“中国 + 1”战略估计会遇到挺大的麻烦。
有些公司可能会想去找更远的地方建新工厂,但更多公司说不定还是会回到中国。
毕竟去一个新市场,前期要投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成本太高了,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面对美国这种贸易上的霸道行为,东盟国家也不傻,开始积极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合作机会,金砖国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已经正式加入金砖国家了,是第一个加入金砖的东盟国家。
之后,马来西亚、泰国也先后成了金砖国家的伙伴国。
加入金砖这个大家庭,对东盟国家来说,等于多了一个“非西方”的合作平台。
只有跟金砖国家深化合作,东盟国家才能多些经贸伙伴,让自己国家和区域的经济韧性更强一点,不用老是看别人脸色。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