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一家企业出手就是54万吨的油菜籽大单,但没给老供应商加拿大,反而全甩给了澳大利亚。 消息一出,加拿大那边部长级官员连夜安排行程往中国跑,急着要来“聊聊”。
这可不是普通生意往来,背后是一连串贸易交锋的缩影。 有人说中国这一招“精准反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也有人感叹,国际市场里,买家才是真大佬。
事情得从头讲起。 去年下半年,加拿大突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中国铝材和钢铁也被多收了25%的税。 这种操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在跟风搞事情。
中国这边当然没沉默。 反复沟通没结果之后,反制措施陆续来了。 先是一系列农产品反倾销调查,然后正式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豌豆等产品加征100%关税,猪肉和水产品也得多交25%。 这还没完,到了今年八月,中国商务部直接判定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必须缴纳75.8%的保证金。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加拿大农业圈顿时压力山大。 要知道,中国一直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之一,这么一搞,出口商根本没法好好做生意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中国根本没留给加拿大反应的时间。 这边刚宣布保证金决定,一周之后,中国公司已经从澳大利亚订了5万吨新季油菜籽。 这是2020年以来第一次从澳洲进口油菜籽,信号再明确不过: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产能完全能补上缺口。 而且人家还挺乐意,澳方消息人士透露,虽然传统上他们更多卖给欧洲,但中国市场更近、利润更高,何乐而不为?
真正让加拿大坐不住的,是上个月传出的另一个消息。 中国企业中粮集团直接出手,一口气从澳大利亚订了9船油菜籽,每船6万吨,总共54万吨。 这么大的单子,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里也相当罕见。
加拿大媒体当时就炸了锅,纷纷用“震惊”“重击”“防线被破”来形容。 一些贸易专家直言,这笔订单意味着加拿大可能永久失去中国市场的部分份额。
压力迅速传导到政界。 不久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就带团飞到了中国,同行的还有国会官员布洛伊斯。 他自己把这次访问称为“油菜籽之行”,核心目的就一个:希望中方高抬贵手,恢复贸易。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可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加拿大这边焦虑,不仅仅是因为丢了一单生意,更是因为看到了前车之鉴——澳大利亚。
几年前,澳大利亚跟着某些国家对中国指手画脚,结果贸易关系急剧降温,牛肉、葡萄酒、大麦等产品出口大幅下滑。 直到新总理上台,调整对华政策,主动缓和关系,中澳贸易才逐渐回温。
现在加拿大仿佛正在走澳洲的老路,而中国用行动明确告诉他们:市场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人。
加拿大国内已经有不少声音要求政府重新审视之前的关税政策。 有议员公开表示,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是“拜登时代的政策”,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加方没必要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