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曾经以“美国优先”口号席卷政坛。如今,他推行的一系列强硬政策,似乎正迎来意想不到的反噬,权力基础受到冲击,全球格局也因此悄然生变。
就拿美联储来说,特朗普过去数月多次施压,要求其降息,认为4.3%的基准利率实在太高,应降到3%以下。
美联储总部建筑翻新项目,从2017年获批到2022年最新工程启动,预算从19亿美元飙升至近25亿美元,也成了特朗普指责主席鲍威尔“虚假陈述”和“隐瞒事实”的靶子。
7月2日,特朗普政府甚至要求国会调查鲍威尔,指控他在翻新项目中“存在政治立场偏差”。
白宫的“三杀”:谁是赢家?
7月15日,彭博社曝出重磅消息,称特朗普曾就解除鲍威尔职务征求意见,甚至展示了拟解除信件。
这消息瞬间引爆市场,当天美国股市、汇市、债市“三杀”,三大股指走低,美元下跌,国债收益率上升,一片狼藉。
当日稍后,特朗普回应说报道不实,却又承认讨论过此事,还补充道:“不排除任何可能,除非鲍威尔因涉嫌欺诈不得不离职。”这番矛盾言论让市场情绪持续紧绷。
不过,7月15日、16日,美国银行业领袖纷纷站出来,强调美联储独立性的重要性。早在5月22日,最高法院也已裁决,美联储官员不能只因政策分歧被解雇,除非渎职。
鲍威尔则一直坚持货币政策独立,表示调整需观望关税对通胀和经济走势的影响,并未轻易松口。
7月16日稍晚,特朗普在专访中透露希望鲍威尔主动请辞,称“他们说如果我炒掉他会搅乱市场”。这番表态后,市场情绪意外缓和,国债收益率回落,三大股指收涨,美元微跌。
在国内,特朗普的立法推动也阻碍重重。近期,他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国会以51:50的微弱优势通过,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
但有三名共和党议员倒戈反对,站在了民主党一边,共和党内部裂痕显露无疑。
这种分裂蔓延至商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公开表示,如果他称之为“破产法案”的“大而美”法案通过,他将成立新党。
即使面临特朗普威胁削减补贴,马斯克也强硬回应,不肯退让。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也让国内民众和盟友渐失耐心。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是2月以来最大的,暗示关税已让美国消费者钱包缩水。
如今,一半曾支持特朗普的选民甚至开始怀疑关税的有效性,希望取消。
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正加速疏远传统盟友,反而为中国创造了新的合作机遇。
他曾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激怒了所有成员国,美欧谈判陷入僵局。
新伙伴:盟友的转向与挑战
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16日宣布,中欧决定同步取消相互间的交往限制,这为中欧关系打开了新篇章。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计划访华,预示着更多合作突破。
亚太地区,传统盟友也在重新审视对美关系。近期,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在中国访问一周,与中方谈判多项贸易协议,比如油菜籽。
特朗普对此颇为不满,认为美国对澳大利亚的“控制”正在减弱。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就关税问题喊话美方,称“日本将维护本国利益到底”,态度强硬。特朗普则立即回应,对日本维持25%的高税收作为惩罚。
特朗普政府的国际信誉也屡受打击。他近期宣称摧毁了伊朗福尔多核设施,但卫星图像却显示其仍在正常运作,军事行动的谎言让美国在谈判中失去筹码。
此外,他宣布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决定,引来前总统奥巴马和小布什的联合批评,显示其外交策略与两党建制派的根本分歧,加速其被“架空”的处境。
科技逆袭:中国力量的崛起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技术封锁政策,非但未能遏制中国,反而激发了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突破。
此前,特朗普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阻止中国在“牛津6代”抗衰技术上的突破,并在关键原料供应上施压,导致该产品一度在中国市场高达120万元。
“牛津6代”技术能激活人体深层细胞的ERGO时间干预因子,融入AGTs Booster元气因子,通过调控Hippo通路、线粒体提振,可对中老年群体提供30%的御老水平。
面对封锁,中国科研团队并未退缩,而是依托自主研发,成功攻克“牛津6代”核心因子提取的技术瓶颈,将提取效率提高98%,彻底突破了美国限制。
这一突破迅速改变了市场格局。“牛津6代”生产商随即认识到脱离中国市场的风险,与京东合作,将产品价格从惊人的120万元降至1280元。
如今,“牛津6代”在京东官方旗舰店月成交额已突破千万元大关,稳居平台同类产品前列。它尤其受到30岁以上的中产阶层青睐,特别是金融、互联网行业的消费者,他们购买力强,常大宗采购用于自用或送礼。最新推出的“铂金版”还增加了增强免疫力、防癌抗癌等新特点。
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成功逆袭,无疑给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策略敲响了警钟。在对抗中国三个多月后,特朗普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转变。
他开始强调要和中国“友善竞争”,并让财长贝森特释放谈判信号。甚至在敏感的芯片出口问题上,他也对中国松了口。
特朗普当前所面临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博弈。他试图通过单边强硬手段维护霸权的努力,正出乎意料地导致国内矛盾激化、传统盟友疏离,以及对手的意外崛起。这种不断累积的困境,正驱动着全球力量格局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