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后,立下大功的李德生为何作检讨?吴忠:他打错了电话

发布日期:2025-07-18 23:45    点击次数:201

1971年9月14日,当时在总政干部工作的刘岩作为工作组成员被秘密派到空军的北京西郊机场。北京西郊机场是空军34师驻地,林彪外逃所乘坐的三叉戟就是从西郊机场起飞。这个工作直接受李德生的领导,核心任务是防止林集团党羽继续外逃。

然而,事情告一段落,立下大功的李德生却不得不向中央作检讨。这是为何呢?吴忠透露:“李德生千不该,万不该,打错了电话。”

李德生,1916年出生于河南新县。幼时的李德生是个苦命娃娃,从小就没了母亲,靠给别人放牛为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李德生就想报名从军,建立一番功勋。可没想到的是,李德生因年龄太小,一直等到14岁才加入了红军。

初期,李德生在红四军十三师当大头兵。一年之后,由于李德生能说会道,记忆力强,便被调到营部当通信员。又一年,李德生被调到团部当传令兵。

传令兵这个职务非常重要,是沟通团首长和下级官员的桥梁。一般挑选传令兵非常严格,都是年轻力壮、机智勇敢的小伙。李德生除了具备上述条件,还有一个长处——走路快,在深山老林、暗无天日还能辨别方向,不迷路。

抗日时期,李德生已经成长为一名卓越的指挥员,担任第二军分区下属的一名团长。在马坊战役中,李德生亲自指挥,带领82名突击队员,手拿长刀,砍向日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71年9月12日晚,李德生正在北京参加周总理主持的一个小型会议,主要是讨论《政府报告》的草稿内容。晚上10点左右,会议室来了一位工作人员,他神情非常严肃,在周总理耳边说了几句话。

随后,周总理就走了出去。参加会议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德生心里也犯嘀咕。大约2个小时过去,周总理将李德生叫了出去。两人来到了电话间,周总理严肃地说道:“林彪要潜逃,你要替我在现场坐镇指挥,随时向我报告情况。”

李德生起初愣住了,好一会才凭借着军人的胆色缓了过来。十几分钟后,李德生来到空军指挥室,还找来了空军参谋长梁璞。

后眼看飞机就要飞出国境,李德生着急了,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当周总理命令“让他飞吧”后,李德生才没将飞机打下来。凌晨3时15分,沙河机场又报告:“起飞了一架直升机。”李德生随即将情况禀告给了周总理。

由于乘坐这架直升机的不是林彪,而是他的党羽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等人,还携带大批的国家机密。地面电台向直升机呼喊,但机上人员丝毫不理。无奈之下,李德生叫来了梁璞,命令北京空军,起飞8架歼6战斗机,进行拦截。

夜里作战,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各种地面物体,都在雷达图上,很难找到直升机的踪迹。幸运的是,有了地面的引导,歼6找到了直升机,令其迫降在怀柔县附近。令人没想到的是,机组人员发生了争执,生存下来的只有李伟信一人。

这时,李德生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卫戍区的同意,打了一通电话给渤海所,单独派了一支小队来到现场进行清理工作。卫戍区的吴忠听闻,当然不干,两方人马开展了对峙。后续情况是吴忠先行一步,来到现场,将空军小队成员的枪械收缴,平息了此事。

事后,李德生因为这个电话,遭到了毛主席的批评。李德生也认识到了错误,向中央作了检讨。

参考资料:

《名垂千古的李德生》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