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牛散们的动作向来备受关注,毕竟他们的一举一动,背后往往藏着资本市场的风向标。而近日,牛散张素芬和徐开东“双剑合璧”,竟联手潜伏于一家小盘地产股,连巴克莱银行都凑热闹。这场“重磅集结”,无疑让股民们直接嗅到了瓜的香味。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家神秘公司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如此吸引大腕们的关注。
先说这俩牛散,他们的风格可以总结为“四低”:低位、低价、小盘股,外带央国企背景。这次,两人同时现身天津某地产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让人不禁想问:“这难道是命运的安排?”具体而言,徐开东新进了630万股,排在流通股东第4位,而张素芬则拿下582万股,当了第5名。甚至连巴克莱银行也不甘寂寞,压阵第10名。这一波操作,不免让吃瓜群众产生好奇:他们难道发现了什么龙头潜力股?
剖开这家公司的底,表面看没啥特别。它早在1997年就上市了,发行价才5块多,主营业务是搞园区开发与运营。大股东是天津海泰控股集团,实控人为天津市政府。这国资背景确实亮眼,但亮眼归亮眼,公司手里的“成绩单”似乎不怎么好看。最近十年的营收,堪称“悬崖式下跌”,从2014年的9亿掉到现在3亿多,缩水近6成。扣非净利润也是一言难尽,经常游离在大亏小赚之间,仿佛在跟财务自由赛跑。
不过,这家公司也不是一片昏暗。它深耕于天津滨海高新区,作为唯一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在区域性影响力上还是有点话语权。而且,它正试图转型,从开发商变身运营商,还计划收购一个搞AI学习解决方案的公司,试图与科技挂钩,摆脱“地产标签”。光听这计划,就感觉它在对着未来喊“我转型了,我有未来”!
至于股市表现,就更刺激了。如果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从天堂摔到地狱,又半路爬起来”。公司股价在2015年牛市“飞”到了12块多的高点后,直接从此江河日下,一度跌破2块,最低到了1块8毛,跌幅超过9成,简直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坐电梯从顶层直冲地下负三层。然而,去年行情回暖,它也跟着反弹到现在的4块左右,翻了一倍。这样的大起大落,活脱脱就是一部投资圈的《甄嬛传》。
回到张素芬和徐开东,他们为何认真押注它呢?一切似乎有迹可循。首先,这家公司有着稳固的国资背景,这在市场上来说,是一种“底气”:不管是资产注入还是并购重组,未来可期。其次,它目前的市净率仅1.5倍,属于低估标的;股价才4块出头,不显贵;市值不过30亿,典型的低价、低估、小市值,这些条件都精准击中了两位牛散的选股“雷达”。
当然,光有“阳光”还不够,背后也有“阴影”。虽然股价从谷底爬起来,但已经翻了一倍,获利盘堆积得相当可观,后续追涨的风险不容忽视。毕竟市场是残酷的,越是蜂拥而至,越可能让小散子“扑空”。
所以问题来了,这家公司的国资背景能否真的成为它“咸鱼翻身”的重要砝码?股价在现阶段又该如何走向?转型的故事能否讲得圆满?或许最终答案,我们从两位牛散的坚定押注中,可以隐隐看出些端倪。但更关键的是,你自己是否能看懂其中的门道,又是否有勇气跟随而不追高?
资本市场的每一次机会,总也夹杂着风险与未知。大佬们的押注固然耐人寻味,但值不值得我们追随,还得看自身的判断和定位。你准备下注了吗?还是站在旁边继续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