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能够完全抗衡。虽然5•7空战后巴基斯坦赢得了胜利,但印度依旧不服气,也不打算就此放弃,心里还是想扳回一城。不久前,有人看到印度准备购买114架阵风战斗机的消息,可能会笑称印度记性不好,常常吃了亏还要继续,但这次情况不同,印度吸取了教训,买了升级版的满血阵风战斗机,而且也不再小看巴基斯坦的歼-10。
据巴基斯坦总理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竟然有7架印度战斗机被击落。虽然印度在战机数量上占优势,又先发制人,但没想到反而被巴基斯坦反手打了个措手不及,掉了7架飞行器。除了歼-10和霹雳-15性能还算不错外,这次事态反映出印度其实有点轻敌。开战之前,印度吸取了2019年2•27空战的教训,提前努把力在外交上做工作,成功让特朗普表达了支持印度的立场,这就让巴基斯坦没法在克什米尔继续调动F-16战机。那次2019年的2•27空战,印度空军吃了F-16和AIM-120导弹的亏,印度的空空导弹射程都比不过AIM-120,结果被压制得死死的。
在5•7空战之前,印度直接把巴基斯坦的F-16和AIM-120导弹给封杀了,剩下的枭龙和歼-10根本没放在眼里,霹雳-15更是被印度默认为比不上R-77。因为觉得“优势在我”,印度就信心满满地发动了空中打击,阵风战斗机作为主力,昂首阔步地挂上“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在自认为安全的距离向巴基斯坦投射导弹,结果却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场面。
从战后印巴双方公布的收获来看,印度这边捡到好多霹雳-15的残骸碎片,而巴基斯坦这边啥都没捡着。这就说明,这场空战基本上是一边倒的屠杀,印度战机甚至都没来得及发射空空导弹。当天,印度民众还拍到了一架阵风战斗机的残骸,发现了米卡空空导弹,但流星空空导弹或者专用挂架啥的都没看到。
自从印度高调引进阵风战斗机以来,一直刻意隐藏其空战配置,比如说,他们目前装的36架阵风都属于F3R型号,按理说应该能发射流星空空导弹。2021年3月,印度空军还公布过阵风携带流星导弹的训练照片,可是从5•7空战的情况看,实际上印度的阵风战机没有配备流星空空导弹,只能用米卡导弹。战后,印度又宣布要用国产的阿斯特拉空空导弹替代米卡,说明他们对米卡的性能挺不满意,可没提流星导弹,估计印度空军根本没有装或者装得很少。
不过,现在印度又加订了114架阵风F4型战斗机,配备流星空空导弹几乎板上钉钉。一旦印度拿到完整升级版的阵风,巴基斯坦的歼-10可得当心了,配备流星导弹的阵风,空战实力绝对比只能挂米卡的版本强出不少。
流星空空导弹可以说是欧洲最成功的联合研发成果之一。2001年,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共同组建了欧洲导弹集团(MBDA),随后在2003年正式开启了流星导弹的研发工作。这款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冲压发动机,而且还是那种可变推力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欧洲多个国家合作研制的“氧高硼固体燃料推进剂”至今仍是机密,这也是流星导弹最核心的技术。这种含硼量高达40%的高能推进剂,结合燃气流量调节技术,冲量比普通火箭发动机高出三倍以上,燃气调节比超过12:1,燃烧时间可以在30秒到150秒之间调节。这使得它高速巡航的全射程距离能达到60%,赋予了流星导弹极高的不可逃逸区,比AIM-120还要多出三倍左右,欧洲官方宣传的最大射程也达到了90公里左右。
因为动力巡航距离非常远,流星空空导弹的平均速度比AIM-120和霹雳-15都要更快一些,这也帮助欧洲国家实现了“后发先至”超视距作战的想法。再加上它那独一无二的燃气流量调节技术,导弹在巡航途中还能主动多次开启和关闭发动机,达到多脉冲的效果,让弹道调控和战场应变能力都大大增强。也就是说,虽然霹雳-15的双脉冲技术很出名,流星空空导弹其实也能玩得转,甚至还能多次使用。其实,霹雳-15最大的优势从来都不是双脉冲,世界上有不少采用双脉冲技术的空空导弹,比如以色列的德比-ER、俄罗斯的R-77M,还有印度研制的阿斯特拉MK2。但用冲压发动机的流星空空导弹并不太适合多脉冲,因为冲压发动机属于那种能长时间持续工作,但爆发力不足,频繁开启和关闭反而会让提速变慢的问题变得更严重。
从射程特别是动力阶段的射程来看,流星空空导弹其实并不比霹雳-15逊色,而且它的理论平均速度还更快一些。要是歼-10C和阵风同时发射导弹对敌方,流星空空导弹肯定能更快接近歼-10C,逼得歼-10C得做出机动规避。而此时,霹雳-15还可能还没有开始主动引导,一边歼-10C大角度转向变轨,很容易让霹雳-15跑偏下落。
霹雳-15当然也不差呀,它的双脉冲对于提升性能也算是锦上添花了。它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复合材料弹体和高能固体燃料,再加上双脉冲的设计,形成了一条类似M型的速度曲线。凭借双向数据链的不断优化,使得高抛弹道性能得到了提升。这让霹雳-15在中距离范围内,能以中等弹头体积,发射出相当于450千克重的AIM-54空空导弹的射程。实战中,霹雳-15的有效射程超过180千米,虽然它没有流星空空导弹那样的不可逃逸区,但也有60-70千米的不错表现。
除了这样,流星空空导弹也有个挺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冲压发动机加速挺慢的,对40公里以内的低空低速目标打击效率简直可以说是挺低的。而且呢,没有弹翼,再加上冲压发动机的进气口限制了最大过载,所以流星导弹没法用“中距弹近打”的战术。要是阵风战斗机挂上流星导弹的话,都会搭配“米卡”这种机动性比较强的中远程导弹,用来应对近身作战。
也就是说,想对付用米卡导弹的阵风,得采取跟对付流星导弹的阵风完全不一样的战术。用米卡导弹的阵风,咱们最好把目标引到高空,把它从远距离就打掉,毕竟米卡的最大射程也就60公里,哪怕用霹雳-12,也能在远远的距离占点便宜。而要应对用流星导弹的阵风,就得让它往低空引,尽可能把距离缩到40公里以内,充分利用流星导弹加速慢、过载有限的弱点。如果阵风飞机同时装备了流星和米卡导弹,那真是个让人头疼的狠角色。
如果印度再次挑起战争,这次肯定会对霹雳-15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歼-10可不太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防备地突袭阵风。双方都不是隐身飞机的情况下,假设都在180公里的距离上锁定对方并发射导弹,大多情况下会导致歼-10被迫提前机动躲避。为了争取主动,歼-10必须在电子对抗上下功夫,努力掌握阵风对自己的距离,争取让霹雳-15先发制人。虽然配备霹雳-15的歼-10对使用流星导弹的阵风还算能抢得一部分优势,但要想像以前那样占尽上风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印度在战机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一旦歼-10陷入人数少打人数多的局面,很容易在战场上吃亏。以印度的性格,只要能占到一点点便宜,就绝对会把这当成惊天动地的大胜,还会大肆宣传。而西方媒体大多偏向印度,5·7空战让印度败得挺惨,西方媒体也不好吹捧,才不得不报道巴基斯坦的战绩。要是有机会的话,西方媒体其实更愿意不停踩歼-10一脚。
霹雳-15其实也到了得换新装的时候了,作为一个十多年前研发的空空导弹,霹雳-15在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它的替代型号肯定已经出来了,甚至可能都装上部队试飞了。目前已知的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主要装备歼-16重型战机,但不太适合歼-10C和歼-20携带。解放军肯定还有一款和霹雳-15尺寸差不多、射程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空空导弹,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霹雳-16,也说不定是霹雳-15B。
从各国目前公开的下一代空空导弹参数来看,未来的主流型号在保持尺寸不变的基础上,射程大概能达到200公里左右,最高速度超过4马赫,末端还能进行相当灵活的机动。随着拖拽式诱饵的出现,新的空空导弹抗干扰的能力必须再往前提升,得能分辨出诱饵弹或者拖曳诱饵。巴基斯坦想在自身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继续赢得空战,就得赶紧更新换代导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