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真空泵故障排查

发布日期:2025-11-24 04:42    点击次数:180

循环水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故障,这些故障会影响设备效率或导致运行中断。以下为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排查方法。

一、真空度不足

真空度不足表现为压力无法达到设定值或压力上升过快。可能原因包括:

1.泵内存在泄漏点:检查各管道连接处、阀门、密封圈是否松动或破损。可采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观察气泡产生位置,发现泄漏后紧固接头或更换密封件。

2.工作液异常:液位过低会导致密封不严,液位过高可能引起回流。应保持液位在视窗中线位置。若液体浑浊或有杂质,需更换新液体。水温过高会降低真空度,建议控制水温低于40℃。

3.叶轮磨损或腐蚀:长期使用后叶轮间隙增大,需拆卸泵体检查叶轮状态,磨损严重时应予更换。

4.排气阀故障:检查排气阀是否堵塞或损坏,清理阀座或更换阀门组件。

二、异常噪音与振动

设备运行时出现异常噪音或振动需立即停机检查:

1.安装基础不稳:确认泵体底座固定螺栓是否松动,重新调平并紧固安装位置。

2.轴承损坏:转动泵轴检查是否有卡滞感或异响,必要时更换轴承并补充润滑脂。

3.汽蚀现象:当吸入压力过低时易发生汽蚀,应调整进口阀门开度,确保吸入压力在合理范围。

4.转子不平衡:检查叶轮是否附着异物或发生变形,进行清洁或动平衡校正。

三、电机过热

电机温度异常升高的排查要点:

1.电源电压不稳定:使用电压表检测供电电压,确保在额定范围内。

2.过载运行:检查泵的负载是否超出设计标准,调整工况至合理区间。

3.冷却系统故障:清理电机散热翅片,保证通风良好。检查冷却风扇运转是否正常。

4.绕组绝缘老化: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若低于标准值需维修或更换电机。

四、抽速下降

抽速明显降低时的处理步骤:

1.管道堵塞:拆卸进出口管道,检查是否有异物阻塞,特别是过滤器部位需定期清洗。

2.工作液粘度异常:温度过低会导致液体粘稠度增加,应保持环境温度在5℃以上。若液体变质需立即更换。

3.真空系统泄漏:采用分段保压法检测系统密封性,重点检查法兰连接处和旋转密封部位。

4.泵体内部结垢:长期使用可能形成水垢,使用专用清洗剂进行循环清洗。

五、启动困难

设备无法正常启动的排查顺序:

1.电源检查:确认供电线路完好,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保险丝未熔断。

2.电机保护装置动作:检查热继电器是否跳闸,复位后观察运行状态。

3.机械卡阻:手动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排除叶轮卡死等故障。

4.控制线路故障:使用万用表检测控制回路通断状态,修复断路或接触不良问题。

六、日常维护要点

定期维护可预防多数故障:

1.每日检查液位高度和液体状态,及时补充或更换工作液。

2.每周清洁泵体表面,紧固连接螺栓,检查皮带松紧度(若为皮带传动)。

3.每月清洗过滤器,检查轴承润滑情况,补充或更换润滑剂。

4.每季度检测电机绝缘电阻,校准真空仪表,优秀检查密封系统。

5.每年进行解体大修,更换易损件,清洗内部管路,做性能测试。

七、工作液选择与更换

正确选择工作液对设备性能至关重要:

1.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液,常用纯水需保证电导率小于50μS/cm。

2.更换工作液时应彻底排空旧液,冲洗储液槽后再注入新液体。

3.避免使用腐蚀性液体,若工艺特殊需求应选用耐腐蚀型号真空泵。

4.冬季注意防冻,长期停机需排空工作液。

八、环境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1.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机散热不良,应保证安装场所通风良好。

2.粉尘较多场所需加强过滤措施,定期清理进风口防尘网。

3.潮湿环境易引起电气部件绝缘下降,必要时加装防潮装置。

4.避免安装在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否则需选择特殊防护型号。

九、备件管理

合理的备件储备可缩短维修时间:

1.常备密封圈、轴承、皮带等易损件。

2.储存备件需放置在干燥清洁环境中,避免老化变形。

3.建立备件使用记录,定期检查库存状态。

4.选用原厂或符合标准的替代备件,确保匹配性。

十、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维护中的安全规范:

1.进行任何维修前多元化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

2.处理工作液时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3.高温部件需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操作。

4.调试过程中注意旋转部件防护,禁止徒手接触运转部位。

重点总结:

1、定期检查密封状态和工作液质量是维持真空度的关键。

2、异常噪音和电机过热需立即停机排查机械与电气故障。

3、建立规范的维护制度可有效预防多数常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