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海那边真打起来,澳大利亚会帮美国冲锋陷阵吗?这个问题可不是咱随便想想,而是美国实打实丢给澳洲政府的“烫手山芋”。最近,美国那边频频施压,要求澳洲明确态度,战时会不会出兵。可澳洲政府的回应,硬气得像块铁板,直接甩出一句“不聊假设的事儿”,让美国碰了个软钉子。这事儿背后,藏着啥门道?今天咱就来扒一扒,看看澳洲咋想的,美澳关系又咋样了。
先说说澳洲的态度,那真是“稳如老狗”。今年7月,澳洲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公开场合被问到这事儿,他没绕弯子,直接说:“咱不讨论如果、万一这种问题,出兵不出兵,得看当时政府咋定。”这话听着简单,但分量可不轻。啥意思?就是澳洲不打算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自己的事儿自己拿主意。想象一下,面对老大哥美国的压力,澳洲没点头哈腰,而是挺直腰杆,这份硬气,咱普通人看了都忍不住点赞。我咋看?澳洲这态度挺明智,既不直接得罪美国,也没把自己推进火坑,稳得一批。
不过话说回来,美澳关系可没表面上那么铁。近年来,两国虽然有不少军事合作,比如2021年在华盛顿签的“奥库斯”协议,澳洲能拿到核潜艇技术,听着挺牛,可这协议真能让澳洲心甘情愿当美国的小弟吗?再比如2023年7月在悉尼港搞的“护身军刀”联合军演,规模号称历年最大,参与国家一大堆,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澳洲官员私底下态度很清楚:演习归演习,真打仗咱可没说要上场。据澳洲国防部的数据,这次军演光是人员就超过3万人,装备更是五花八门,可这不代表澳洲会为美国两肋插刀。咋说呢,合作是合作,底线是底线,澳洲心里有杆秤。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澳洲就像在跟美国玩“太极”,你推我挡,面子上过得去,里子却不让步。
那为啥澳洲这么硬气,不怕得罪美国呢?答案藏在钱袋子里。澳洲跟中国的经济联系,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根据澳洲政府统计,中国是澳洲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了总出口的25%,从矿产到农产品,多少澳洲农民、工人靠这吃饭。2023年11月,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还专门跑去上海、北京、成都转了一圈,签了一堆贸易、旅游合作协议,光是旅游这一块,澳旅游局跟携程的签约就让不少人看到了就业机会。阿尔巴尼斯自己都说了,跟中国关系好,澳洲人饭碗才能稳。澳洲国立大学一位教授的研究也指出,中澳自贸协定生效10年,双边贸易额翻了一倍还多。试想,要是真因为台海的事儿跟中国撕破脸,澳洲的经济不得直接“凉凉”?澳洲不站队,是算明白了账本。我觉得吧,这选择挺实在,普通人过日子不也图个安稳嘛,哪有闲心去掺和别人的事儿。
再说说美国那边,他们可不光是压澳洲一家。202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跑去东京,跟日本官员也提了类似要求,不但要日本明确台海态度,还想让日本把国防开支从GDP的3%提到5%。结果咋样?日本首相石破茂直接不买账,说国防政策得看自己需求,不是你美国说了算。日本防卫省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国防预算已经创了新高,但钱主要花在导弹防御和海空装备上,没啥针对台海的意思。看看,澳洲不站队,日本也不买单,美国这招“拉帮结派”咋就这么难呢?我个人觉得,美国有点“一厢情愿”,盟友也不是傻子,谁都不想当“出头鸟”,毕竟自家安全和利益才是真章。
再聊聊澳洲在自家后院的表现,他们在太平洋地区的策略也挺有看头。2022到2023年,澳洲政府在堪培拉多次跟太平洋岛国开会,掏出真金白银搞援助。据澳洲外交部数据,2023年光是给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就超10亿澳元,修路、建桥、搞气候项目,啥都有。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外长黄英贤都说了,咱的策略是“当伙伴,不是当对手”。这跟美国想让澳洲在太平洋硬刚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澳洲为啥这么做?还不是怕冲突把自家后院给搅乱了。说白了,澳洲宁可花钱买和平,也不愿当美国棋盘上的卒子。我看这事儿,澳洲挺会“过日子”,知道啥时候该硬,啥时候该软,普通人看了也得说一句“会算计”。
最后说说这事儿的影响吧。澳洲的硬气态度,咋说呢,可能是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盟友不是小弟,自己的路自己走。咱普通人咋办?多关注点国际合作的事儿,别老盯着冲突看,毕竟和平日子才是咱最想要的。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