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最近“台独”头目赖清德为了给自己壮胆,高调视察了“汉光41号”演习。在两岸军事实力已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汉光41号”演习已经很难在大陆引起太多关注,对“台独”势力来说只是“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为了把胆子状的尽可能大一些,“台独武装”这一次也是掏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此前一直被雪藏的“雄风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首度亮相,被台媒吹成了“以武拒统”的“定海神针”。
要说台湾地区有哪些比较出名的自研武器,除了被调侃为“I Don't Fly(我不会飞)”的IDF“经国”号战斗机,另一个就是“渔船杀手”雄风反舰导弹了。平心而论,台湾地区的反舰导弹研发水平,在全球还是比较拔尖的,拥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
上世纪70年代,解放军还是列装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其装备的大口径舰炮与反舰导弹,对台湾地区海军形成了较大威慑。为了反制解放军驱逐舰,台湾军方启动了“雄风”反舰导弹的研制计划,在缺少相关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台湾从以色列引进了“迦伯列”反舰导弹的技术,仿制成功后命名为“雄风-1”型反舰导弹,这款导弹最大射程38公里,主要装备锦江级巡逻舰。
上世纪80年代,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又以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为原型,研发出了“雄风-2”反舰导弹,在“雄风-2”反舰导弹身上,台湾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末端采用主动雷达及红外线热影像复合制导,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弹体采用低雷达反射截面设计,飞行高度具备掠海模式与爬升攻击模式两种选择。“雄风-2”还是台湾军方首款通用型反舰导弹,不仅可以由军舰携带发射,还包括岸舰型、空舰型、潜舰型,空舰型还具有反辐射型号。导弹射程在130公里左右。后来台湾又在“雄风-2”的基础上研发了“雄风-2E”巡航导弹,以满足其“区外作战”的理念,导弹最大射程达到1200公里。但因为只是一款亚音速巡航导弹,突防能力极为有限,实战价值并不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解放军开始装备052型驱逐舰,并且洽谈从俄罗斯采购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台湾地区启动了“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研发。2004年,“雄风-3”完成研发测试评估,2007年首次在“双十”阅兵活动中亮相,后来陆续装备台湾的水面舰艇与岸基导弹部队。雄风-3导弹的外形与鹰击-12比较相似,导弹长度5.6米、重量147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最大射程150公里,装备一台液体燃料吸气式亚燃冲压发动机,“中段惯性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具有一定的超低空掠海飞行的特性。
作为对比,解放军的鹰击-12反舰导弹长度为6.3米,重量2250千克,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液体冲压发动机组合,最大射程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可达4马赫,制导系统采用惯性导航+主动雷达末制导+北斗卫星修正,末端可实施跃起俯冲或掠海飞行。
从性能上来看,“雄风-3”与鹰击-12存在较大差距,不到3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对付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730近防炮勉强凑合,但是在海红旗-9、海红旗-16、海红旗-10防空导弹、1130近防炮服役后,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就完全不够看了。而且雄风-3最大射程只有150公里,无法安全地在敌方反舰或对陆攻击导弹的射程外对敌方舰艇实施有效打击。于是从2016年开始,中山科学研究院启动了“雄风-3”增程弹的研发计划,2020年完成了多次测试,号称速度超过3马赫、射程超过400公里。
台湾媒体将“雄风-3”增程反舰导弹称为“全球最强”,并扬言这款导弹完成部署后,能够封锁整个福建沿海,从浙江到广东的所有港口,只要大陆军舰一离开港口,就会立即成为锁定攻击目标,凭借“雄风-3”增程导弹,台军完全可以封锁第一岛链。
从外形上来看,雄风-3增程弹的尺寸明显增大,差不多跟鹰击-12同级了,这就导致原来的多轴牵引-挂车底盘的导弹发射车只能携带2枚该型号导弹。至于台媒将雄风-3增程弹称为“全球最强”,那就是典型的“井底之蛙”了。别说跟东风-26B反舰弹道导弹相比了,就算跟鹰击-12相比,雄风-3增程弹都毫无优势。
比如鹰击-12B岸舰导弹发射车的载弹量为3枚,具备复杂航路规划能力,射程也比雄风-3增程弹更远。而鹰击-12仅仅是解放军众多反舰导弹中的一款,比鹰击-12更先进的还有鹰击-18、鹰击-21,就雄风-3增程弹的性能,也就勉强能够与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竞争一下,别说“全球最强”了,能入围“十强”都要烧高香了。然而就是这样一款普普通通的反舰导弹,却在很早之前就被台媒吹成“航母杀手”,结果在使用过程中曾经误击过一艘台湾渔船,于是被许多人讥讽为“渔船杀手”。
台湾军队想用这款导弹封锁整个福建沿海,那就更是痴人说梦了。仅中国海军就有多款能够有效对付雄风-3增程弹的武器,比如新款的1130近防炮,装备相控阵雷达与光电/红外复合制导,使用30毫米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射速超过11000发/分钟,能够拦截速度超过3马赫的掠海飞行目标。而海红旗-10防空导弹更是能够对付数枚同时来袭的雄风-3,通过360°旋转发射架和+80°至-25°俯仰角调整实现多批次目标拦截,系统反应时间仅需8-10秒,可连续发射拦截8-24个目标,发射间隔不超过3秒,配备激光近炸引信,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单发命中率超85%。
在055型导弹驱逐舰服役后,中国舰队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已经能够比肩美国航母舰队,除非台湾军队能够一次性发射100枚以上的雄风-3增程弹,否则根本没机会攻击到中国军舰。可解放军会给台军组织饱和式攻击的机会吗?收台战役打响后,等待台湾岸基导弹部队的将是漫天的察打一体化无人机和巡飞弹,届时台军的指挥体系完全瘫痪,想要发动100枚以上的雄风-3增程导弹饱和式攻击,就必须出动至少50辆导弹发射车,这些导弹发射车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就被解放军的卫星、侦察机、无人机发现,到时候台军别说组织饱和式攻击了,50辆导弹发射车在巡飞弹的打击下,能幸存几辆还是个未知数。而零星的雄风-3增程弹,突破解放军舰队的防空几率约等于零。
在解放军眼中,雄风-3增程弹就是一款刚亮相就落后的武器,唯一的作用就是给赖清德等人壮胆。台湾那些引以为傲自研武器,水平甚至还不如大陆的出口型武器,比如IDF“经国”号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不到13吨,装备“金龙-5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别说跟歼-10CE比了,光是枭龙Block3都能稳稳压制IDF。而雄风-3增程弹,在大陆出口型的CM-302超音速反舰导弹面前也毫无优势,CM-302以全程超音速突防为核心特点,高空最大飞行速度达3.3马赫,低空飞行速度2.5马赫,受制于条约限制最大射程为290公里。
现在“台独”势力最后的救命稻草,就是指望美国在关键时刻能够出兵保台。可美国出兵保台的意愿,正随着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的完善而不断降低。毫不夸张的说,“全球最强”反舰导弹的确在中国,只不过不是台湾省的“雄风-3”,而是解放军装备的各种反舰弹道导弹,速度在5马赫以上、射程在2000公里以上,具备从航母防御圈外发动打击的能力,让美国航母轻易不敢接近雷区。没有美国出兵支援的情况下,赖清德等人“以武拒统”注定是黄粱一梦,哪怕研发出“雄风-4”也无济于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海上军事实力越来越强,美国海军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小,等到美国彻底丧失插手台海的勇气,就是“台独”势力的末日,“雄风”导弹救不了“台独”、美国也救不了“台独”,早日回头是岸才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