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的努力更值得尊重?说起李湘和洪晃同框,这本身就像是在摆一道陷阱,先不说对比到底合不合理,光看她们俩的风格和路线,就能感觉这没法儿放在一条赛道上比。李湘是那种明明白白要告诉你,我有多拼、多聪明、多能干的人,哪怕让人有点反感她的表达方式,但她的动力感是实打实的。洪晃呢,更偏向于那种用另类眼光看世界,评论时刻带点锋芒和个人味儿,她的存在感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不是单纯的“努力者”。
别说我偏激,数据和公开资料摆在哪里。李湘自1990年代起就在湖南卫视打拼,主持风格多变,兼顾娱乐和知识,她的“拼命三郎”形象确实有很大成分,是她后来当制片人的资本。而洪晃,作为作家、编辑,90年代末就在文化圈有自己一套思想体系,强调独立思考和文化批判,哪怕她的观点不被主流认可,也拒绝随大流。官方资料显示,洪晃1990年代后便多次发表影响力极大的评论文章,她的社会观察敏锐,让她和李湘站在完全不同的舞台上。
你要我说谁“厉害”都不好说。对比两个人,就好比把跑马拉松和跳高成就拿来PK。一种是持久的耐力和节奏,另一种是爆发力和技巧。李湘努力进入商业精英圈,转型成功,背后有吃苦和精明;洪晃在文化领域不断挑战和突破,她的“努力”更隐形,更精神层面,这两种努力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有趣的是,网友们一见这两个人放一起,就开始“开撕”,一边说李湘“太显摆”,一边骂洪晃“不接地气”,这显然就是说话没站在两个不同人的立场上。就像我朋友昨晚吐槽:“这是找谁比谁都尴尬,别碰瓷了行吗?”这话一点没错。
回想一下李湘的路线,她从主持界基础做起,1997年《快乐大本营》期间就已经积累极大人气,要不是经历几次风波以及私生活曝光,估计这一路还能顺滑走得更远(数据来源:央视资料库1997-2005年播出情况)。洪晃则是那种不太愿意“圈粉”的硬核知识分子,她的写作和评论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寻找真理或者刺激思考。她做的事情很“文化”,不紧不慢,也不适合热搜节奏。
这也让我想到,公众对两人期望本来就大不相同,李湘走的是明星路线,粉丝多,关注度天然高;洪晃更多的是被文化圈人群认可,普通观众不见得抓得住她说话的重点。换句话说,粉丝的“情绪值”决定了她们在网络上的表现截然不同。
有人截取几秒钟李湘说话的片段就开骂她“装”,又有人拿洪晃的尖锐话语说她“装逼”,真是一个比一个矛盾。可要想想声音背后代表的是什么。李湘拼的是快餐文化里的“成功范儿”,洪晃拿的是慢节奏的“思想范儿”,简直是两个世界的活体。
现如今,社交平台上最难的事就是不要轻易给不同性质的人贴标签。李湘这种努力型明星,虽然有时候刷屏造成视觉疲劳,但她也确实靠这些努力和话题保持了自己的地位。洪晃则一直在用她的笔和嘴,静静影响着一批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群。
这事让我想到一句冷幽默:你让我和高手打一场,不是笑话是什么?真要比的话,得给他们分赛道,别让他们像跑100米那样硬碰。
所以,等下次再有人发起“李湘和洪晃谁更努力”这种话题,最好先问问自己:你到底在看什么?是“努力”的量还是“努力”的质?甚至懂不懂她们赖以成功的那个圈子是什么?不然乱比较只会让人觉得无聊。
每个人努力的样子都不一样,一个拼命跑,一个静静想,她们都值得被看见,只是方式天壤之别。你说,对吗?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