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关于“下一个中国”。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在地球仪上划拉,想找到那个天选之子,而越南,一度是这个传说里最靓的仔。
那几年的越南,风光无限,被吹捧为“亚洲黑马”,眼看就要接棒“世界工厂”,直接上演“中国2.0”的剧本。
资本闻着味儿就来了,跟见了血的鲨鱼一样,前赴后继。
逻辑很简单,甚至有点粗暴:这地方人便宜,还听话。
一个外企高管把账算得明明白白:在中国,一个工人月薪三四千,到了越南,一千多块就能搞定,活干得差不多,成本直接打三折。
这哪是诱惑,这简直是送钱。
更骚的是它的地理位置,紧挨着咱们,面朝太平洋,卡在东南亚的十字路口。
尤其是在某个大国和另一个大国掰手腕的时候,越南这个“备胎”的身份就显得格外眉清目秀。
于是乎,越南的GDP增速常年飙着6%以上,在当时一众萎靡不振的经济体里,简直就是那个蹦迪蹦得最欢的仔。
然后,奇迹发生了,一个魔幻到可以写进商学院失败案例的奇迹。
这个奇迹,叫三星。
2009年,三星把第一家工厂扎进了越南,当时大家还只是觉得,哦,韩国人又在搞产业转移了。
但谁也没想到,这哥们不是来投资的,是来“殖民”的。
到2020年,三星在越南砸了超过170亿美元,养活了近13万越南员工。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
别急。
三星一家公司的出口额,一度占了越南全国总出口额的20%以上。
更夸张的是,它几乎撑起了越南GDP的四分之一。
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一家外国公司掐得死死的。
越南高兴,三星打个喷嚏;越南悲伤,三星跺个脚。
这已经不是经济依赖了,这是经济寄生。
三星一来,配套的产业链小弟们也呼啦啦全跟过来了,韩国的、日本的、咱们台湾的,都跑去给三星当“挂件”。
一个围绕着三星的电子帝国,在越南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英特尔、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巨头一看,哟,这里人傻钱多速来啊,也纷纷下场。
一时间,越南仿佛真的成了那个应许之地。
但是,朋友们,世界上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用别人的砖,盖自己的墙,看起来很爽,但地基不是你的。
越南的七寸,或者说死穴,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
第一,内功不行。
基础设施烂得一塌糊涂。
一个在越南开厂的老板吐槽,货从工厂拉到港口,路能堵到你怀疑人生,交货日常延误。
电更是随缘,说停就停,比前女友变脸还快,每个厂都得自己备着发电机,不然就得当场抓瞎。
第二,人多,但“人才”不多。
越南是有大把廉价劳动力,但都是拧螺丝的水平。
你想搞点高端制造,搞点技术研发,对不起,没人。
教育体系完全跟不上现代工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产业升级永远只是句口号。
你只能永远待在微笑曲线的底端,干最累的活,赚最少的钱。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外资这个篮子里。
产业结构单一到令人发指,不是电子代工就是纺织服装。
这种经济体质,跟ICU里的病人没啥区别,全靠外面的管子输液。
国际市场一感冒,越南就得进ICU。
外资一说要走,越南就得考虑拔管子了。
为了伺候好这些外资爸爸,环保什么的都得让路。
工业区旁边的河水五颜六色,空气里都是自由的味道,代价是当地人的健康。
高潮来了。历史是个轮回,剧本都不带换的,只是换了演员。
越南,正在像素级复刻当年日本走过的路,那条通往“失落”的路。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签了个“广场协议”,被逼着让日元升值。
结果呢?
热钱疯了一样涌进日本,把股市和房价吹成了一个天大的泡沫。
日本人当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然后,泡沫破了。
股市崩盘,房价跳水,企业倒闭,银行破产。
日本经济直接躺平,一躺就是二十多年,史称“失落的二十年”。
现在,你再看越南。
2022年,美联储一嗓子“我要加息了”,全球的钱都跟听到冲锋号一样往美国跑。
越南这种新兴市场,就是第一个被抽水的池子。
光是前几年,就有将近870万亿越南盾的外资跑路,场面一度非常难看。
越南盾扛不住了,对美元一路狂贬,跌了超过10%。
央行没办法,只能拿出自己的外汇储备去死扛,但那点家底,在全球资本的巨浪面前,跟个小舢板没啥区别。
熟悉的配方又来了,房地产泡沫。
过去几年,在热钱的浇灌下,胡志明市的房价涨得比火箭还快,两年涨了40%。
所有人都觉得买房就能暴富。
现在,外资跑了,经济慢了,那些用高杠杆买房的人,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站在山顶上吹冷风的韭菜。
泡沫破裂的声音,已经隐约能听到了。
那么,越南还有救吗?能浴火重生吗?
当然,越南政府也没闲着,也在拼命自救。
砸钱搞基建,修路修电站;搞教育改革,想多培养点技术人才;也尝试搞点服务业、数字经济,不想再一条道走到黑。
还积极加入了RCEP这种朋友圈,想多认识几个大哥,多找几条出路。
但这一切,都像是在跟时间赛跑。
越南的故事,其实是所有后发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理:靠着廉价和地理位置起飞,终究只是风口上的猪。
风停了,摔得最惨的也是你。
经济发展,从来没有什么弯道超车的神话。
所有偷过的懒,所有没打好的基础,最后都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坑,让你结结实实地摔进去。
真正的强大,永远是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培养自己的人才。
至于越南能不能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成功渡劫?
这不好说,毕竟,从ICU里出来,和直接去火葬场,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我们能做的,只有持续观察,顺便提醒自己,别做那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